TEL:021-59240077

珠溪名人

珠溪汪氏三兄弟 (下)

2022-03-02 来源:吴玉泉

汪一鹏:为地球诊脉

现年79岁的汪一鹏,1941年1月生于上海青浦区朱家角东湖街陆家弄一户汪姓的普通居民家里,排行老三。1.63米的个头,谢顶的脑门,一副金丝边眼镜后面闪烁着睿智的目光,给人以南方学者的儒雅风度。2010年12月30日,在古镇朱家角的四方旅社,笔者有幸拜访了从北京回乡探亲的汪一鹏。同是家乡人,谈话亲切而自然。天南海北的杂侃中,聊得最多的自然是家乡的变化和家乡的人。而我最关心的仍是汪一鹏不平凡的经历。

汪一鹏自小对”地质”情有独钟。平时最喜欢上地理课。记得在高中二年级时,语文老师出了道作文题---‘-我的志愿”, 汪一鹏就写了<我想当个地质学家>的作文,表达了他的决心。一年后,高考填报志愿,他固然选择了”地质”。惜才的班主任黄老师关切地找他谈心:”一鹏,地质工作都要去野外,你这瘦小的身板报这个专业行吗?”汪一鹏说:”没关系,我不在乎”。 毕业体检时医生说他”平足”,因为不能跑长路,不宜报考地质一类专业。汪一鹏不服气地申辨说:我每个寒暑假,从松江到朱家角,往返全是步行的,难道还不算长途行走吗?班主任只得请医生再检查一遍。医生被他的决心感动了。按规定,每位高考生可填报12个志愿,汪一鹏全部填了”地质”专业涉及的大学,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凡是有”地质地理”专业的,他几乎填了个够。”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他被第一志愿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构造地质专业录取,成为当年全系年龄最小的一位大学生。

  1963年8月他大学毕业后,汪一鹏的人生旅途便与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之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先后担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项目主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学分会理事。三十多年来,他从事结构造地质、地震构造与岩石圈变形及动力学研究,主持或参加华北新生代伸展构造、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中国大陆现代构造活动总体图象和动力学特征等国家攀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及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研究,是我国活动构造研究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至今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著130多篇(本),(包括合作发表),代表性著作有《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英文)》等,以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完成者完成的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4次。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5月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全国地震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并获从事防震减灾工作30年荣誉证书。“九五”期间,主持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强地震预测报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巴音布鲁克——哈纳斯地学断面综合研究”及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与动力学研究”下的二级课题“青藏高原岩石圈现今变动力与动力学研究”。已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多名。并参加过多次中外科技合作项目。

  汪一鹏一生感到最满意的事是”曾考察珠穆朗玛峰北坡,在海拔6000米穿过冰塔林,其壮观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是1975年,他参加了中国攀登珠峰科考队。出发前,为了适应高原体能,科考队员们在北京老山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训练。临出发前,一鹏患了重感冒,体温超过39摄氏度。有人劝他推迟出发,可倔强的一鹏带着尚未打完的退烧针剂和一些口服药片,背起行装便登上了西去的列车。地质科考队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观测资料,几乎化了整整7个钟头的时间,从海拔5400米的营地沿着一条山路往上爬高了800米,达到了考察的最高度,获得了珠峰地壳运动的重要证据和宝贵资料。科考回来后,汪一鹏与他的同事们立即进行资料的汇总整理和论文的写作。在较短的时间里,先后发表了一组论文。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总体成果获得中科院1986年科技进步特等奖。汪一鹏作为青藏科考的一员,也获得了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2001年1月汪一鹏退休后,仍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返聘,任命为本所资深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还担任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十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指导专家,及其下属”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分项目顾问。继续担负着为大地的安全,为地球”诊脉”的重任。

作者简介:吴玉泉(笔名 玉行天下)上海青浦朱家角人,大学文化,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时喜爱写作,已出版《走进朱家角》、《春晖回眸》、《珠溪素描》、《玉行天下》、《吾悦夜话》等书。

编辑:朱家角旅游
[珠溪名人]
珠溪汪氏三兄弟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