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朱家角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持续擦亮文旅特色品牌,推动农、文、旅、商、体、展“六业”融合发展,朱家角发布联合上海城市推荐官、文化历史博主@Frank弗兰克哥哥,在轻松风趣的沉浸式体验中,以脚步感知千年历史,用故事传承水乡文化。
本期,弗兰克哥哥带你品味朱家角非遗美食——炙毛豆,重温那段含着甜味的美好时光。
“我小时候不怎么喜欢吃毛豆,什么水煮啊、盐水啊,怎么烧,我都觉得很干很柴。但是毛豆的这种吃法例外——”弗兰克哥哥手中捧着一把色泽诱人的熏青豆,眼中闪烁着怀念的光芒。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道朱家角非遗美食“炙毛豆”的甜蜜世界,探寻那些藏在豆香里的温暖回忆。
01 童年滋味:含在嘴里的甜蜜
“这是一种甜食,我喜欢把它放在嘴里含着,甜甜的糖衣还带点毛豆的清香,可以品好久。”弗兰克哥哥笑着回忆道。
“甜味吃完了想吐掉?那是不可能的,”他模仿着长辈的语气,“祖辈父辈都教我勤俭节约的美德,但凡在地上发现有掉落的毛豆,少不了一顿批评。只好硬着头皮吃下去,哎?不错哎,里面也是甜的。”
这段生动的回忆,瞬间勾起了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02 方言趣事:“ze毛豆”的误解
弗兰克哥哥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方言故事:“青浦非遗‘熏青豆’,用青浦话叫‘ze毛豆’。我小时候经常会对一些称呼理解错误,‘汁液’的‘汁’也读作‘ze’,我在想,这么干巴巴的哪来什么汁液啊?!”
“这几年对非遗感兴趣了,才知道,这个豆叫‘炙毛豆’,是‘炙烤’的‘炙’。”这个发现的过程,正是他对传统文化从误解到理解、从接受到热爱的缩影。03制作技艺:“炙”与“烤”的区别
03 制作技艺:“炙”与“烤”的区别
弗兰克哥哥为我们科普了传统的烹饪智慧:“炙和烤有啥区别呢?烤是火直接接触到食材,而炙是火不接触食材的。炙就相当于用文火,或者通过某种媒介,慢慢把味道渗进食材里去。”
他详细介绍了制作过程:“先要将毛豆用水煮熟,按照口味可以加甜口或者咸口,还可以加一些笋干或者陈皮做配料。所以除了绿色的毛豆之外,你还会发现各种颜色的。然后就是放在特殊的架子上慢慢加热翻面啦,一般要经过4-5小时。”
04 家的味道:四代同堂的温暖记忆
最令人动容的是弗兰克哥哥分享的家庭回忆:“我小时候因为爱吃这东西,总是在家里抢着生煤球炉。家里分工也很明确:爷爷奶奶一个剥毛豆、一个煮毛豆,我生炉子,太太就做技术活。”
“忙碌了一整天,太阳也下山了。串门的邻居也来了,有的会带几包回家。这东西我们小时候只能抓一小把吃吃,剩下的只能等家里来客人时蹭着吃点!”
如今,“炙毛豆在朱家角古镇路边随处都买得到。可是,已经买不到这些回忆了。”这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美食打卡信息
📍 推荐品尝地:朱家角古镇各特产店铺
🌟 特点:甜而不腻,豆香浓郁,非遗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