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茶楼因位于古镇东井街122号又名东井茶楼,建于清末,曾为大公义米行商铺,后改为茶楼。总占地700平方米的茶楼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前后两埭,东西两面相连。南楼三开间,面阔10.5米,进深8米,七架梁,歇山顶,上铺小青瓦;南面上下两层每间均有6扇花结嵌玻璃槛窗,北面有砖雕仪门。北楼面阔10.5米,进深5.1米,五架梁,硬山顶,两面有观音兜封火墙,前后有廊,廊下有宫式挂落。
“回”字形楼身、粉墙黛瓦、飞檐翘角,东井茶楼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建筑。其地处“黄金水道”漕港河和西井巷汇集之处,三面环水,是由东北入口进入朱家角古镇看到的第一处景观。站在茶楼的二楼观景平台,游人可东望放生桥,中看漕港河,西观圆津禅院,入夜时分,华灯初上,身居此处欣赏水中的古镇倒影更是如诗如画。
1949年5月14日下午,时任三野第27军79师235团7连指导员的迟浩田带领部队追击逃敌来到朱家角,就选择东井街122号这座普通的茶楼作为作战临时指挥部,指挥部队剿敌追寇,解放军在古镇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热爱百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赢得了古镇百姓的真心爱戴。
后来作为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上将于1993年新春之际,来视察朱家角镇时,旧地重游,感慨万分并欣然题词:“振兴朱家角,古镇展新姿”。
近年因有诸多名人的相继来访,而春风得意。普京夫妇、江泽民携夫人王冶坪、台湾知名学者、作家李敖、连战与夫人、著名作家三毛等都对茶楼赞不绝口。
我们现在沿着东井街向东,不远就可以看见一座大桥奇观,这座桥跨径巨大,越过宽阔的淀浦河,连接起古镇南北,在过去此桥更是联通昆山和青浦的主要通道,那它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呢?让我们登临桥上,看看这座沪上第一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