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承烈,字一隅,朱家角人,著名实业家

蔡氏名人

《育才成德纪实》(原载青浦区档案馆—青浦之最)
1、青浦最早的博士生导师
蔡其恕(1904-1994)精密仪器工程教育专家。原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创办人。

2、青浦最早的女博士
蔡祖慈(1922- )美国康萨斯州大学高分子化学博士。美知名科学家。

3、青浦解放后第一批留苏学生
蔡祖琨(女)(1933- )5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纺织学院。原纺织工业部生产司司长。中国纺织学会付理事长。全国三八红旗手。
蔡祖煌(1934- )5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矿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4、蔡其敏(1904-1991)教授级高工,,通晓十余国文字,为武汉知名化工科技情报专家

5、蔡祖康(1920- )杭州之江大学土木系毕业。镇江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院教授 高工,江苏省低水头大流量水电站,大型风力发电站,大型高低扬程提水 站的开拓者之一。在1986年全国设计会议上获得国家级设计金奖。曾受国家 经委聘为科技专家援外。并曾被选为全国科技大会江苏代表,镇江地区七, 八届人大常委委员。现离休。

6、蔡祖恢(1931- )同济大学机械系毕业。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学院热工程研究 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委员会副主任。负 责的“高效换热研究”,“风冷冷凝器系列研究”等项目分获上海市重大科 技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编著有:《 热机学》,《工程热力学》等书。

7、蔡祖安(1932-2006)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内燃 机燃烧专家。1960年全国文教卫先进工作者。

8、蔡武昌(1929- )大同大学电机系毕业。原大华仪表厂总工。教授级高工, 流量仪表专家。原中国仪表学会理事,上海仪表学会顾问。

9、蔡武冈(1941- )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原上海五十四中学校长。上海 市数学特级教师。徐汇区教育局督学组专家。徐汇区政协委员。

10.奇才怪才蔡祖煌

11.中国精密仪器工程教育的开拓者——蔡其恕

12.蔡祖宏(1918- )上海青浦朱家角镇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42-1947年间曾在上海中华铁工厂任技术员,上海瑞典SKF轴承公司任工程师。1947-1949年美国密执安大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49-1961年曾在上海瑞典SKF轴承公司,船舶局船舶设计院任工程师。1961年9月---直至退休",在中船重工集团第704研究所任室主任,室总工程师(原技术四级)。于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5年加入致公党。1958年6月蔡祖宏,朱谦才等设计了当时中国第一台最大的单流式蒸汽机2500马力,用于沿海货船主机,沪东造船厂共制造6台。1978年初蔡祖宏同志在上海市科学大会上评为1977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蔡祖宏同志为上海市第七届(1977。12-1983。4),第八届(1983。4-1988。4)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1981年5月19日至20日,以中国船舶工业公司赴法国参加甲板机械会议小组工程师身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造船技术委员会甲板机械分委会第13届会议。2。1984年5月22日至24日,以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室总工程师身份赴意大利参加第16届甲板机械国际标准化会议。*论著:1。“船舶两重装置的瞻望”刊登于《中国造船》1954年第1期。2。“线性自动调节原理”分四期刊登于1966年七院《研究通讯》。3。“国外甲板机械液压系统介绍”刊登于1986年六机部《舰船液压机械技术资料选编》第二辑。

蔡武进(1931—2008)1931年10月出生于青浦朱家角镇。1937年即始读于“一隅小学”二年级,不久因战争随父母避难至上海。1948年以首届第一名毕业于上海位育中学。1948-1951年在中国纺织工学院肄业。后从事翻译自由职业。1961年进入上海编译所。1996年应上海市市长徐匡迪聘为上海文史研 究馆馆员。2005年9月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称号。译作笔名为“蔡慧”。 蔡慧(1931。10—2008。2。)(原载“上海翻译家协会—资深翻译家”网页) 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从事德,法,英语翻译。主要翻译作品有:长篇小说《最后的边疆》,《孕育在自由中》,《没有被征服的人》,《我的光荣兄弟》,《孟沙的考验》,《裸者与死者》,《爱的世界》,《牛虻〉,《岛在湾流中》,《圣母山的宝藏》,《戴恩家的祸祟》,《爱玛》,《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等。


  蔡承烈,字一隅,朱家角人,著名实业家,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少年时在苏州钱庄当学徒,壮年还乡,于1880年在朱家角东市梢开设元号油坊,由于经营有方,规模由小到大,业务蒸蒸日上,每年榨油七千余担,销路遍及江浙两省.部分还远销至日本和南洋等地。
  蔡承烈自油坊打开局面后,资财日见雄厚,遂兼营商业,在朱家角开设永泰源、恒泰祥等商号,同时又在上海合资开设钱庄、纱厂、食品公司,还兼营公债和股票,成为朱家角的首富,号称蔡百万。
  蔡承烈热心地方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宣统元年(1909年),他出银34400元创建的一隅小学为两等小学堂(初小),后又于民国元年(1912年)拨地40亩,出银10万元仿照上海圣约翰书院扩建一隅小学为高等小学堂(完全小学)。蔡承烈还捐出田718亩、江苏省铁路股本5000股,每年的地租和股息,用作学校的经常费,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民国四年(1915年)荣获大总统黎元洪亲笔提署的“育才成德”金匾一块,后又获以大总统名义颁发的“贰等嘉禾奖”和教育部授予的“叁等嘉祥奖”各一枚。
  一隅小学1950年后改为石街小学。
  一隅小学共办学42年,毕业学生34届,成绩优异,其中不乏佼佼者,在县内颇具声望。
  蔡承烈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去世,享年80岁。

  儒商精神(原载珠溪培荫茂林-开明儒商的光辉典范-摘录)《辞海》上没有“儒商”这一条目,但有“儒将”释为“有儒者风度或文官出身的将帅”。仿此,我认为儒商就是有儒家思想的商人。祖父一隅公虽然少年时辍学从业,在苏州一家钱庄当学徒,但儒家思想已深入老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溶化在愿意接受她的人的血液中。  传统文化的熏陶成就了祖父的高尚人格和深厚修养,使他得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建业。祖父的儒商精神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急公好义,家国兼济 祖父实践实业兴国,热心公益不落人后,计有五端:1。办学:一隅小学堂规模宏伟为全县之冠,设施齐全,师资优秀,以“勤俭”为校训,被誉为杭嘉湖平原第一家,曾荣获民国大总统颁发的《育才成德》金匾和教育部颁发的“二等嘉禾章”,“三等嘉祥章”勋章各一枚。孔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三乐之一。祖父可以乐矣。2。救灾:1924年齐卢战争,1927年北伐军兴,均曾独资接待过境军队,维护地方治安。 1924年齐卢战争与1932年凇沪抗战期间曾两度在一隅小学内独资收容难民数百人。3。施药:每年夏天,油坊给农民施药(十滴水)好几百元。4。修桥:曾出资翻修惠安桥,一里桥,三,四里桥。5。保存文化遗产:与席裕福等集资收购乡贤王昶巨著《金石萃编》散落的原木刻版,移放圆津禅院保存。孔子学说的基本原则就是忠恕之道。“忠”是尽力助人,“恕”是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不仅是仁人,还毕定是个圣人。
  (二)严于律己,宽严相济:祖父勤俭发家,艰苦创业,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对儿孙严格管教。祖父晚年,日寇开始入侵中国,也许他已看到经济发展前途堪忧,故教育子孙读书自立。幸亏子孙承家训读书自立,几乎全部大学毕业,二十多人留学获硕士,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各自的岗位上对社会作出诸多贡献。
  (三)子孙兄弟,和衷共济: 家和万事兴。祖父遵母训鼎力提携诸弟,拨资助弟创办聚源全号油坊,由古愚,颂甫及其堂兄弟恂如,慕贞四公合资经营全号油坊,全丰米行和碾米厂,后古愚公又开设太号油坊,青浦全县油脂工业几乎被蔡家独占。一隅,守愚,古愚,颂甫四公同居一隅公亲自规划的济阳里新宅。
  上述祖父的儒商精神,可称为一隅三济精神。作为一隅公的子孙,如实反映介绍一隅三济精神,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让我用《济阳里一隅公赞》来结束这篇纪念文章:赞曰:“身居一隅,心怀三济,阳光雨露,耀中泽里。”她不但是我们家族的传家宝,而且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大力继承发扬儒商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愿她像阳光一样普照神州大地。

二等嘉禾章
蔡承烈先生照片
一隅小学礼堂外景
都市水乡朱家角 宜居城市新典范 上海朱家角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朱家角漕平路23号 服务热线:021-59240077 传真:021-59240055
沪ICP备05017030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