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1
时间飞快流逝,2022新春的气息早已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马上就要到春节了。 新年,从第一缕阳光开始 太阳升起,唤醒沉睡在夜色中的古镇,新的一天悄然而至。冬日、古镇、日出组合在一起,浪漫至极,安静祥和。 早上的古镇静谧,柔和,慢节奏光滑的石板路,淙淙的流水,人都跟着慢了起来,干净了起来。房屋爬满岁月的皱纹,这里的时光很慢,这里的风很轻。 来这里,卸下疲惫,在这静谧的江南古镇里,寻回初心。若是雨天,细雨从檐上翘角聚多而滴,它们跌落下来,打在地面上,溅起一小点水花,碎了、散了、又......
详情
2021-12-28
素有上海最早的商贸码头之称 从高楼林立的市区,来到位于淀山湖畔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民间藏书之乡、都市水乡朱家角,诚如穿过时光隧道,百年上海的历史画卷扑面而来。湍急的漕港河,吟唱着上海悠远的历史。伫立放生桥头,心情豁然开朗,水清天蓝空气清新;看千栋明清建筑傍水而立,古老长街沿河延展;徜徉于上海十大特色商业街北大街上,百年老店鳞次栉比,青石板路古风犹存;登江南第一茶楼,古镇水道尽收眼底,高梁翘檐古意盎然;漫步昔日南京路,豪门大院气度非凡,中西合璧充满活力;泛舟于宽阔的水巷,看......
详情
2021-12-28
素有上海的文化码头之称 江南古镇是城市的母体,文化的源头。文化的传承,加上文气的聚集,从清代学者王昶、画僧语石、御医陈莲舫,到近代畅想黄浦江上造大桥的小说家陆士谔,报业巨头、《申报》创始人席子佩等,穿梭于上海及全国各地,架起了一座座中外文化交流的传播之桥,成为上海海派文化的创导者和开拓者。昆剧在朱家角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里诞生了不少昆剧演唱班。建于元代的圆津禅院,汇聚了许多文人墨客,苏曼殊等均在此切磋书画艺术,南社诗人柳亚子,则在朱家角建有别墅福履绥祉,古镇朱家角文化活......
详情
2021-12-28
素有最早的上海南京路之称 1958年,大炼钢铁时,朱家角人为了寻找废铁,曾把镇北的大淀湖抽干,在湖底,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大量崧泽文化时期的新石器遗存石刀、石斧、石犁、石纺轮、石印纹陶片等。据史料记载,朱家角在宋、元时已形成集市,名曰朱家村,镇上的圆津禅院、慈门寺等古寺名刹,均建于元代至正年间。朱家角依托贯穿全镇的漕江河水运便利,商业日盛,烟火千家。到了明万历年间正式建镇,名曰珠街阁,又称珠溪。清嘉庆年间编纂的《珠里小志》,把珠里定为镇名,俗称角里。宋如林在《珠里小志》序言中,曾......
详情
2021-12-28
前言: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是从江南水乡发展为上海的东方水都的。它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的交通要枢,市镇分布于漕港河两岸,最早是商贾云集的水陆码头。东面有上海古文化遗址崧泽文化的发源地,西面有人称上海西湖的淀山湖,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镇内河江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筑,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无怪乎许多中外学者、政要名人为朱家角小桥、流水、人家、大气、文气、灵气的格局所迷恋,为如诗如画的风情而陶醉,由衷感叹朱家角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确属难得......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