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021-59240077

朱家角中学创业的艰苦岁月

2013-05-11 

  现在的朱家角在解放前是两个镇,漕港河北是昆山县的井亭镇,漕港河南是青浦县角里镇,仅一河之隔,有放生桥相连,行政上属两个县管辖,各有一套行政机构。
  河南的角里面积大,工商业发达,市面繁荣,有中、小学等文化配套设施;北岸的井亭镇实际上只有一条街,放生桥东称东井亭,桥西称西井亭。也许离昆山县城较远,鞭长莫及,再加上和角里镇仅一江之隔,还有江南稀有的五孔大石桥相连,事实上是一个整体,所以只有一所很小的小学,没有中学,井亭镇的学生每天都要多次翻越大石桥往返于学校和家中。
  抗战胜利以后的1946年,蔡用之从西安回到井亭镇的家里,被委任昆山县井亭镇镇长。抗战前他就做过镇长,当时扫盲和戒毒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在地方上很有威信。地方人办地方事,比较公正,老百姓也拥戴。为了使学生不须过放生桥去青浦县小学上学,把井亭小学作为试点,扩大校舍,增添设备,提高师资,动员井亭镇学生就近上学,赢得家长的称道。而后,他又和约翰大学校友马氏等地方知名人氏商量,筹办中学,假马氏宗祠为校址,办起了私立约光中学,使小小井亭镇成为“文化镇”。
  解放前夕,昆山县县长沈霞飞和青浦县县长刘劲协商决定,委蔡用之兼任青浦县第二区(角里)区长,两镇行政首长由一人兼任,实际上形成了两镇合并格局,从此两镇的界线更加模糊。解放后,一度设立了青浦县朱家角市,后来改名为朱家角镇,归青浦县管辖。
  一个镇,没有必要两个中学,遂将私立济青中学和私立约光中学合并,成为私立珠溪中学,校址设在约光中学原址。
  1950年,一隅小学改为公立,校长陆逢鼎奉调到刚合并的私立珠溪中学任教,该校校长是金尚华。教师很少,他除任课外,还兼总务、医务等职。教师中没有党员,由苏南行署培训过的进步教师钱洪寿任教导主任。原两校的教师不团结,工资又低(公立学校一般60元/月;而私立中学教师只有40元),走的不少。经过调整补充,张绍骞当了校长,金尚华做会计,不久辞职离去。
  自张绍骞接任以后,县里开始比较关心私立学校,发放医药费(学生使用)和清寒教师补助金。学生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和人民助学金,和公立学校几乎是同等待遇了,教师才开始安心教学。
  他担任物理课的教学,国家教育经费紧张,私立学校几乎没有国拨经费。为了教学需要,他日夜工作,在业余时间自制物理实验仪器。没有用国家一分钱,建立起一个稍具规模的物理实验室,在物理课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学生、家长和县教育局的赞赏。县教育局还多次组织其他中学教师来校参观学习。一些自制仪器曾在青浦县教具展览会上展出,其中一台蒸汽机模型还送到南京展出。
  教职员工人手缺少,他还兼任总务,主管医务室,每年为学生治疗血吸虫病;积极参加护校值班等等。忙得不亦乐乎,经常清晨离家,深夜回家。
  1955年,学校从马家祠堂搬到马家花园,又由他主持修缮、搬迁工作。他带头尽可能地自己动手,为学校节省了大量费用。学校领导为了照顾他,将马家花园中一座小楼分配给他居住。他放弃了因政府借用他青浦的一座房子而调拨的在泰安桥堍的住房(免缴房租),搬到学校居住。从此更是日夜不分,全部时间都扑在学校工作上。
  那年,他被评为优秀教师,出席青浦县第一届优秀教师大会,荣获奖状。
 

编辑:陆宗源
游客朱家角随手拍
一隅小学的最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