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021-59240077

上善若水朱家角

2021-12-06 来源:朱家角

水是生命之源。水,成就了朱家角得天独厚的城市形象。朱家角,位于上海西南部,太湖流域淀山湖畔,面积138.2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8平方公里,占35%。境内河道纵横,被誉为上海的威尼斯,1991年被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2004年12月 朱家角古镇被评为国家级4A旅游区。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评为“中国宜居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和国家卫生镇等称号。2008年获得国家园林城镇、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2011年获得“全国文明镇”称号。2016年获得全国首批“特色小镇”称号。

都说 “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朱家角”。朱家角,背靠大淀湖,面临淀浦河,西挟淀山湖,东濒黄浦江,内有漕港河穿镇而过、往复奔流,几十条支河如脉动的血管、滋养生息。特定地理环境的自然造化,加上历代人民的勤劳创造,织出朱家角江水河湖之风水,绘就古典雅韵之风貌。每次去朱家角,都想去看看那里的水。

朱家角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朱家角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朱家角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据《珠里小志》载:仅明清两代,朱家角就出了20进士,70多位举人。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实业家,也出现过一批全国闻名的学者、专家。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 我许久不得其解。

重读《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朱家角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淀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朱家角的风物、朱家角的人,孕育了朱家角独特的文化。

水,塑造了朱家角独特的城市品格。朱家角从无到有,因水成村;从小到大,因水而兴,以河口般开放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气魄,迎来送往,吐故纳新,从本土走向世界,从过去走向未来。她从来不是封闭的、保守的,而是充满着创造的冲动和激情;她的开放与发展的品性与生俱来,与时俱进,富有朝气和活力。

水,扩大了朱家角的外延,也丰富了朱家角的内涵。漕港河上的哝呀小舟应和着圆津禅院宏壳的钟鸣,古韵老街的和谐夜色映照着朱家角的粉墙黛瓦,大淀湖的今昔见证了朱家角发展理念的升华和回归。水,流淌在朱家角的历史文化中;历史文化,也将溶进朱家角水的时空变幻。水与历史同在,水与历史俱进。朱家角的历史,是否也可以因此说是一部充满水的韵律和动感的历史?

水,浸洇渗透了朱家角的文化和历史,也焕发、延续着阡陌街巷的生命和活力。谈及水与朱家角的关系,不由人不想起典籍中记载的朱家角循水运兴而勃发、因水运衰而没落的一段旧话。透视水与市镇发展的现实,令人冷静和忧虑。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方式的演变,发展取向的偏移,朱家角水系的功能和作用曾一度被忽略、被没视、被弱化、被异化,人弃水而去,水也离人越来越远。

当我们面对一条条变窄了的河面,变硬了的河岸,变黑了的河水,我们不能不冷静反思,深刻检讨。但江南水乡的余韵一直在点燃着人们亲水的渴望。站在三汾荡的杨柳岸边,坐在朱家角的石拱桥头,行走在西湖街、庙前街的水边街巷,小桥,流水,飞雨,人家,梦一般的江南水乡,诗一般的古典风情,断断续续,若隐若现,成为人们心向往之一片片净土,润泽着浮躁的心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心里,充满了对恢复生态、重塑自然、光大历史文化憧憬、向往和认同。

朱家角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朱家角的景物风姿绰约,朱家角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朱家角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朱家角人讲话也带有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田山歌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朱家角的水,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层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朱家角风物和朱家角人的那种英豪之气。…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

朱家角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朱家角。朱家角的美,美在朱家角的水,朱家角的风物,朱家角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朱家角,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作者:吴玉泉(笔名玉行天下)上海青浦人,大学文化,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时喜爱写作,已出版《走进朱家角》《春晖回眸》等书。2008年退休后,又相继又出版《珠溪素描》《玉行天下》《吾悦夜话》《珠里旧事新说》《朱家角镇拾遗》等书。

编辑:朱家角创5A办公室
【看·角里】透过镜头,驻足品味,共同找寻属于朱家角古镇的记忆
角里人的称谓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