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021-59240077

角里人的称谓密码

2021-12-06 来源:朱家角发布


过去的朱家角,也就是沪郊的朱家角。路人相见,问个路、借个火,举手招呼:“师傅”。这是尊称,是打招呼的首用语。师傅传授吃饭家什(手艺),是可以养家糊口的。角里人信奉“荒灾年饿不死手艺人”,手艺比文凭更金贵。那时的“师傅”远比“老师”吃香。技工凭手艺吃饭,是铁饭碗。有些人一旦退休,“黄老”就变“老黄”。黄老是尊称,老黄是俗称,而“老师傅”的老,不是老黄的老、老朽的老,而是老头子的老。老头子在场面上是可以摆闲话的。摆闲话,就是一锤定音;又叫“一句闲话”。老师傅敢与老板发火:“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其他人敢吗?

改革开放后,朱家角从商贸古镇升华到旅游古镇,传统的手工作坊淡出,车、钳、刨亦不再吃香了,“老师傅”的称呼随之悄然改变。角里人相互间的招呼,代之以“朋友”。“朋友”两字,没有高低。朋友之间,香烟嘛,不论好坏,你敬我、我敬你,游来游去,“朋友朋友,碰碰揩油”,尽管戏谑,但透露出平等意识。

上个世纪的角里人,见了熟人,不分高低,拍拍肩膀,平等的意识没有变。再后来,复古了,如同旧时代,男人间素以称兄道弟,女人间习惯姐妹相称,但称呼里依然暗藏着角里人亲疏远近的密码:老伯伯是辈分的尊称,大伯、小叔才是血缘敬称;阿哥是辈分,大阿哥是骨肉;老阿姐是客气,大阿姐是家里排行。凡嵌有大小数码的,大都是带有血缘性的。这就是角里人的称呼密码。

如果称呼女性为小姐,侬自然不是熟人,肯定不是角里人。“小姐”两字,过去是对女性的尊称、敬称,现在变成了一个充满歧义的词。角里女人听到“小姐”两字,回应:“那娘才是小姐!”怎么称呼呢?同性之间,阿姐阿妹;男女之间,幸好又是同姓,角里人的老法称呼:“本家妹妹”,亲切得让你推都推不开。

倘若称呼“先生”,那么侬肯定就是陌生人,隔得很远。角里人待侬一客气,就是陌生人了。有了距离,有了戒心,就只能说客气话:“今朝天气有点冷喔,哈哈哈……”角里人称之为“假客气”。既然假字开头,那么就没有实话了。比如早上见了,“吃了吗?”没吃过,也要说:“吃过了。”实话实说“还没吃”,那就是“不客气”了,逼着对方请侬吃早饭。计划经济时代,让问的人下不来台阶,因为彼此还没有亲密到随便请客吃饭的程度,不可能请你来家里吃饭。实话实说,就是不会聊天,一句话就让对方噎死了。

所以,常常会要客来客气,没吃过说“吃过了”,那是假话,假话就是客气闲话,客气就是假客气,就是会说话,是文明必须犯的“美丽的错误”。倘若是老朋友,早晨路上见面,拍拍肩膀:“走,陪我喝早茶去。”绝不会问:“早饭吃了吗”?朋友之间讲客气话,就是瞎讲,角里人有句口头语:“瞎讲有啥讲头啦!”不客气,才是真客气。旁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对真朋友,吃过了也得去,否则就不给面子,舍命陪君子,绝对老朋友。

进入新世纪了,角里人见面的称呼又有了一变:姓氏+尊称,比如曾经的学生、曾经的同事、曾经的朋友见了我,都尊称叫我“吴老师”,唯独同学,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仍习惯于直呼其名。直呼其名是亲切,尊称是敬重,亲情有了,感觉也有了。你可以从中判断:他一定是角里人家,这也是角里人的称呼密码。

现在的朱家角,已是城市化、国际化的朱家角,也沾了点海外的风气,角里的尊称亦裂变了,分叉了,见面称呼:当过官的称某书记、某什么长;从事经营的统称某老板;就连机关里的科员也称自已的领导为“老板”,因为他们攥着你的考核权与升职权,与老板一样,卡着你的生命线。有些老板见着当官、握权的就低头哈腰,表现在的酒席上,见人、见面都称“领导”。这已不是角里人的本意了,说明角里人的称谓密码又有了变化。

作者:吴玉泉
吴玉泉(笔名 玉行天下)上海青浦朱家角人,大学文化,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时喜爱写作,已出版《走进朱家角》《春晖回眸》《珠溪素描》《玉行天下》《吾悦夜话》《珠里旧事新说》等书。

编辑:吴玉泉
上善若水朱家角
初冬,来古镇赏绚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