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桥横跨于张店港、也称张汀港、张钓港,初由沈寀建,乾隆初年里人重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吴文濬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蔡承烈捐资建石。此桥在三元阁附近,俗称张店港桥、张钓港桥。
详情
放生桥横跨于镇东首漕港河上。5孔石拱,全长 70.8米,宽5.8米,高7.4米,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称为沪上第一桥。古时24里长漕港河仅此一座大桥,南堍为朱家角镇,隔岸为井亭街,因地处淀山湖要冲,元代......
详情
唐家桥、隆和桥、大生桥、骆家桥依次横跨于东瑚瑎港上,各桥相隔不过二三十米,隆和桥和大生桥之间,东瑚瑎港有一条西南向的薛家浜小支流;大生桥和骆家桥之间,东瑚瑎港又有一条南向的舜塘浜(或圣堂浜)小支流,这两条小支流上建有多座......
详情
在人字型市河瑚瑎分流出东、西瑚瑎处,在东瑚瑎港口,有一座东西向的单孔石拱桥,谓中观音桥。建置时间无资料可考。据本镇耄耋老人回忆,在他们儿时听老人们说,慈门寺元代建成,明代遭倭寇焚毁,万历年间又重建,后经明、清两代扩建,慈......
详情
薛葭浜又称雪家浜,从东瑚瑎港分流出去后,弯弯又向西北,沟通了东、西瑚瑎港,虽为一条不宽的小河,确横架了多座小石桥。薛家浜从东瑚瑎港分流出后,又分叉一段向西的小河浜,人们称它旱浜,旱浜口上有一座小石桥名为低塌桥,又名文昌桥......
详情
在薛葭浜上,高桥西数十米,有一座小石桥,名为虹桥。虹桥南堍附近就是三泖渔庄,过虹桥就是王氏祠堂和义塾。王昶归里后十五载,因嘉庆皇帝判的云南铜矿糊涂案所涉,王昶因曾任云南布政使,被不问青红皂白地罚赔二万两银(详见《珠溪文儒......
详情
在朱家角人心目中,有一座建造时间最早,却又不复存在的古石桥角里桥。角里桥在薛家浜离虹桥不远处,传说这是最早的石桥,以前就叫朱家角桥,在珠溪成镇之前就有了此桥。老人们说:淀山是九峰之祖,角里桥是珠溪三十六桥之祖。但笔者曾访......
详情
在瑚瑎港过大生桥后,又有一支南行分流为圣堂浜,圣堂浜南行后,又分流出东、西两条小支流,能沟通南、北漕港河。圣堂浜东有真武庙,俗称圣堂,西有关帝庙。关帝庙前有寿宁桥,俗称关帝桥,乾隆十八年(1743年)由僧古涛重建;真武庙......
详情
东瑚瑎过中观音桥后,原来有一支向东的分支河流,称祥凝浜,此浜弯弯又分出两条支流都直通北漕河。就在祥凝浜路上,依次跨有塔桥、钮家桥,迎祥桥。塔桥初建应更早,史料无记载,但传说桥北侧曾有慈门寺所建之塔,至于什么塔,也无从从考......
详情
北漕港过放生桥东流后,在南侧有多条支流。支流口建有一里桥、二里桥,一里桥初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夏传诗募建,易名为树德桥。民国版《青浦续志》卷五载:光绪年间,里人蔡承烈捐资修理。此桥为石墩木面梁桥。 二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