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021-59240077

朱家角的桥文化

2012-12-31

戚家桥

戚家桥 我们眼前这座小石桥造型非常简单,只用了几块石板和几根血柏制作的简易扶手就搭建成了。它还是明朝嘉靖年间流传下来的呢。古时候沿河两岸的老百姓只要出远门,就一定会从桥上经过。因为小桥的名字非常吉利,叫平安桥。平安桥也被称为戚家桥,相传有一年戚继光将军扫荡沿海倭寇打了胜仗,带领部队驻扎在朱家角。这桥就是戚继光将军为了军队和老百姓出行方便建造的。当年建桥时因桥板没有放平,行人走在桥上还能听见叽咯叽咯的声响。如今石板被磨平了,而这几根简易扶手还依旧沧桑累累的记录下了那些已经消逝的...... 详情
2012-12-12

放生桥

放生桥横跨于镇东首漕港河上。5孔石拱,全长 70.8米,宽5.8米,高7.4米,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称为沪上第一桥。古时24里长漕港河仅此一座大桥,南堍为朱家角镇,隔岸为井亭街,因地处淀山湖要冲,元代时,就已成交通要道。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僧性潮募建。四百多年前要在水深流急的大江上建造如此大桥,极不容易。该桥设置了超薄的柔性墩,使主拱受力大大减小,材料大大节省,这对当地缺乏矿山资源,造桥石料全靠外运来说是十分经济的。桥拱主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 详情
2012-12-12

泰安桥(何家桥)

泰安桥俗称何家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为单孔拱形石桥,位于漕港河口的名刹圆津禅院门前。高且陡,是全镇最陡的一座石拱桥,桥堍竖立旗竿石两块,系悬路灯所用,是往来船只的航标,桥两旁青石扶手上的飞云石浮雕,古朴淳厚。用于建造何家桥的材料,是青石,且雕刻的桥栏浮雕飞云石,都酷似元代之作,桥前圆津禅院也建于元代,故对此桥的历史,造桥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   清代名士曾有诗:日落炎威退,池塘淡月中;踏歌闻市上,渔笛在溪东,蒲扇轻摇暑,蕉衫短受风;晚凉闲独步,古寺一桥通。诗...... 详情
2012-12-12

平安桥(戚家桥)

平安桥位于朱家角镇大新街,南北向,跨市河。建于明代,系砖、石、木混合结构,桥身及桥基为花岗石条,两旁扶手用青砖砌就,中间扶手栏杆是二根原木,不加任何修饰,自然朴素。旧时这里称平安里,故而得名平安,俗称戚家桥。清雍正十年(1732)始建,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建。该桥为三跨平梁桥,花岗石材质。桥长24米,宽1.8米。南堍石阶12级,北堍14级。两岸桥台用块石砌筑,桥面用条石并铺。护栏原为三条圆木穿插,现为整条花岗石护栏及二条圆木护栏。现今桥整体结构保存完好。平安桥也称戚家桥...... 详情
2012-12-12

惠民桥(廊桥)

惠民桥座落在名街北大街桥梓弯处,横跨市河之上,东堍是商业中心北大街,西堍漕河街(亦称庙前街)。这是古镇唯一的木结构小桥,也是最独特的木桥,因桥面建有木板栅,上盖砖瓦、翘角,故也称廊桥。使行人既可避风雨,又可遮烈日,这样既为民通行方便,又为民歇脚避风雨,故称惠民桥。   桥造型飘逸潇洒,登桥可欣赏市河二岸一长溜整齐的石驳和粉墙瓦的明清建筑,可看到人家凭水开窗,临水购物的动人江南水乡风情,更可观赏那漕河街面向市河一排长廊.构成一幅特有的水乡风情画。   惠民桥虽小,但曾发生过一件...... 详情